地下停车场市场潜力大,互联网企业看好智慧停车,积极布局智慧停车业务。近年来,阿里、腾讯、百度、小米、华为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投资布局智慧停车业务。
各地加快推进 “全市一个停车场”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优化医院停车、共享停车等便民功能。上海、杭州、宁波、南京是其中的代表城市,上海的医院预约停车、错峰共享停车,杭州的先离场后付费,宁波的买菜停车、上学停车,南京的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停车,都是今年的亮点。北京今年已启动停车设施信息报送工作,最终将形成”停车设施一张图“。
地下停车场规划应纳入整个城市的规划中,应结合城市的现状及发展,与不同等级的城市道路相配合,满足不同规模的停车需要,以便对城市中心区的交通起到调节和控制作用。在交通工程中停车场可分为三类:配建停车场、路外停车场和路边停车场。合理的停车结构是三者之比约为6∶2∶2 ,而国内许多城市三者之比约为1∶5∶4,理论上起主导作用的配建停车场只起到补充作用。我国地下停车场供给比较少,大约占总体停车场数量的5%。
全国有74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同比增加5个城市,33个城市超过200万辆,18个城市超过300万辆。其中,北京汽车保有量超过600万辆,成都、重庆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苏州、上海、郑州汽车保有量超过400万辆。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载客汽车保有量达2.52亿辆,其中以个人名义登记的小微型载客汽车(即“私家车”)达2.33亿辆。与此同时,截至6月底,全国有74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同比增加5个城市,33个城市超过200万辆,18个城市超过300万辆。其中,北京汽车保有量超过600万辆,成都、重庆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苏州、上海、郑州汽车保有量超过400万辆。
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295.57亿元。地下停车位与我国汽车保有量之间的比例与国际水平相比相差甚远。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地下停车场缺口较大,地下停车场建设的发展前景空间巨大。
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债发放条件的进一步放宽有望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预计到2023年地下停车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95.57亿元。
汽车保有量、智慧停车场的渗透率及旧停车场改造率将决定中国智慧停车市场的规模,地下停车场其中政府多项鼓励汽车消费政策使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导致智慧停车行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在智慧停车场建设加大及传统停车场改造的双重推动下,智慧停车场覆盖率将快速上升,据相关预计,2025年整体智能停车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4万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为19%。
如果地下停车场企业想抓住机遇,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挥最佳作用,地下停车场行业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地下停车场行业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