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多,停车难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和堵点。为了缓解停车难,合肥城管部门持续用力,通过盘活闲置用地、推进停车资源开放共享、提升停车信息化应用等手段,想方设法扩大增量、盘活存量,推进停车资源高效利用,着力缓解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停车难题。
今年以来,包河区新增错时共享停车点位8处,全部接入合肥停车APP共享停车平台,释放共享泊位1380个;联合街镇等土地使用权人共计挖潜27处临时公共停车场,新增29366个临时公共泊位。
扩大增量 缓解老城区停车难题
“以前下了班,开车回小区,经常是转了一圈又一圈,总是找不到停车位。”家住世纪阳光花园小区的王先生对停车难深有感触。
在寸土寸金的老城区,停车历来是个老大难问题。九华山路美食一条街,临近合工大南区、宁国路美食街等人流密集场所,周边又有世纪阳光花园等大型住宅小区,对停车位的需求量格外大。
经排查,在马鞍山路与九华山路交口向西100米处,有一处闲置地块。对此,包河区城管局携手包公街道城市管理部积极协调对接相关单位、社区,经过环境卫生整治,曾经的闲置空地华丽变身,成为拥有62个停车泊位的便民停车场。
12月14日,记者在九华山路临时停车场看到,停车场内标线清晰,还配备了智能化进出系统和完备的消防照明设施。
提起这个便民停车场,刚刚在场内停好车的市民孙女士连连点赞:“以前到九华山路来吃饭,就怕找车位。现在新建了这座停车场后,停车方便多了。”
激活城市土地“边角料”资源,有效缓解了老城区停车难问题,提升群众停车“微幸福”。
包河区城管局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包河区城管局联合街镇等土地使用权人共计挖潜27处临时公共停车场,新增29366个临时公共泊位。
盘活存量
推进停车资源开放共享
罍街和罍街公园是市民群众聚会游玩的好去处。为保障市民游客停车需求,包河区在公园周边的殷汇路与南泉山路交口处建设了合肥罍街公园停车场。目前,该停车场拥有186个停车泊位,其中20个为新能源汽车充电位。
为了充分利用白天和夜间的闲置车位,在包河区城管部门的协调下,罍街公园停车场推出错时共享停车服务,既为周边写字楼等处的工作人员在白天“借”来车位,也为和瑞华府、望湖北苑等周边小区居民在夜间“借”来车位。
记者在现场看到,停车场出入口岗亭上张贴着错时共享停车收费标准:18:00—次日12:00价格为150元/月、10:00—24:00价格为100元/月、24小时畅停价格为200元/月。
“工作时间,公司车位一位难求,早上上班时找停车位既心急如焚又胆战心惊,就怕耽搁时间迟到。”在南二环某写字楼上班的李小姐得知罍街公园停车场推出错时共享停车服务后,毫不犹豫选择了100元的日间停车月卡,“现在上班停车从容多了,心情也舒缓了很多。”
用共享之举,解停车之困。今年以来,包河区新增8处停车场开展错时共享停车,释放1380个共享泊位。
科技助力
提升停车信息化应用
在推进共享的同时,向大数据“借力”,实现共享停车信息数据在“合肥停车”APP上的应用。
12月14日,记者在加侨广场打开手机里的“合肥停车”APP,进入“共享停车”子栏目,附近的罍街公园停车场、葛大店公益性菜市场停车场等信息立刻映入眼帘。
除了停车场名称,APP上还显示位置、共享时间、收费规则和距离用户公里数等。动动手指,就可以进行共享停车泊位的包月申请。
今年以来,包河区城管局联合各街镇大社区加大共享停车数据整合、赋能,所有新增共享停车场均接入“合肥停车”APP共享停车平台,市民通过下载“合肥停车”APP或在支付宝微信搜索“停宜慧”小程序即可实时了解周边共享停车场相关信息,导航前往或查看如何办理。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前期尚未接入平台的共享停车场尽快完成接入。同时探索推进ETC拓展应用工作,构建停车无感支付一站式绿色出行。”包河区城管局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